第910节 辽德意美英海军实力统计(1)
北华海军起源于张作霖当年缔造的东北海军,东北海军正是北洋民国政府北洋海军的主体,也是晚清海军的余脉,该海军是民国初处于分裂状态的中国海军几支不同派系里实力最强的一支。在张作霖统治时期,东北海军又被称为奉系海军,在张学良统治时期又被称为辽系海军,东北易帜后,张学良接手了东北海军,他起初并未打算对这支在国内“一家独大、称王称霸”在国际上完全是不入流的海军进行大规模的全面扩建,但随着时间推移和国内外局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各方面因素促使他或主动或被动地一次又一次扩建这支海军并兼并了中国国内的福建海军和广东海军,最终成为北华海军也被称为中国北方海军。东北海军时期,中国南方海军包括福建海军、广东海军和国民党海军即所谓中央海军,北华海军时期,中国南方海军指的就只是国民党海军。中国海军现由北华海军/中国北方海军和国民党海军/中国南方海军组成,但北华海军几乎就是中国海军的同义词,因为国民党海军的实力跟北华海军相比是微不足道、非常悬殊的,北华海军的实力占中国海军的99%以上。在国际上,北华海军被称为“辽海军”或“契丹海军”。
从1928年夏至1941年夏,北华海军已扩建了十三年,在这十三年里,北华海军完全战胜了早期的第一大敌——日本海军,并在接下来跟荷兰海军、英国海军发生的局部较量中尽皆取得全胜,同时,北华海军的规模和实力在这十三年内持续激增暴涨,这个重大的成就是张学良“疯狂外挂”的直接结果,这十多年里,张学良使用各种“歪门邪道”手段获得了惊人的资金和各种资源,给北华海军的崛起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又抓住并充分地运用了多个有利于北华海军“弯道超车”扩建的机会,包括跟德国海军展开的互利、互助、互补的全面合作等,加上北华海军上下的埋头苦干和举国民众以及广大海外侨胞的鼎力支持,最终,实力位居世界前三强并一度超越美、英成为世界第一的北华海军得以横空出世。
截至1941年夏,北华海军拥有大大小小的陆地和岛屿军事基地一百多处、军港数十处、大型和中大型军用造船厂即海军造舰工厂三十多座,分布于中国的天津、青岛、大连、营口、葫芦岛、秦皇岛、烟台、威海、上海、福州、泉州、深圳、湛江、海口、三亚、高雄、香港、新加坡和韩国清津、釜山、仁川以及日本本州岛与九州岛多地外加越南金兰湾,其中,天津造船厂、青岛造船厂、大连造船厂、营口造船厂、上海江南造船厂、福州马尾造船厂、泉州造船厂、深圳造船厂、海口造船厂、三亚造船厂、新加坡造船厂、韩国的清津造船厂和日本本州岛与九州岛的吴港造船厂、横须贺造船厂、川崎重工神户造船厂、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三菱重工横滨造船厂、三菱重工广岛造船厂这18座造船厂都是可建造战列舰的大型造船厂。北华的年造船量在1941年突破200万吨大关,在全盛时年造船量可达到400多万吨,作为对比,英国约为600万吨,美国可达到1500多万吨,北华的造船能力约为英国的三分之二、美国的四分之一。
北华海军的后勤装备体系属于“多国混血”,主要吸收了德、意、日、法这四国海军的大量军工技术和风格特色,加以杂糅融合并发展出自身的“辽式体系”。因为北华和德意的亲密关系以及德国和意大利的“特殊关系”——虽然意大利在这其中有些“身不由己”——北华海军和德意海军的体系基本上是共通的,日本海军更不用多说,完全被北华海军吞并和消化了,法国海军情况类似,在法国被德国征服后,法国海军约三分之一的舰船、法国数以万计的造船工业的技术人员和大量的造船工业的机器设备等被北华得到,法国海军各方面的军工技术几乎都被德国与北华共享,使北华海军汲取了法国海军的精华。简单地说,德、意、日、法四国海军能建造制造出的东西,北华海军都能建造制造得出。北华海军现已完全具有独立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维修包括战列舰和航空母舰在内的所有种类军舰的能力,并在很多军工技术上和一些领域内独树一帜或超越别国、走在世界最前列、位于全球最先进水平。
截至1941年夏,北华海军拥有的军舰包括30艘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29艘常规航空母舰、6艘直升飞机航空母舰以及数量相当庞大的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水上飞机母舰、潜艇母舰、潜艇、鱼雷艇母舰、鱼雷艇、辅助巡洋舰、布雷舰艇、扫雷舰艇、猎潜艇、炮舰、炮艇、登陆舰艇、运输舰船、飞弹攻击舰等等,全部的作战舰艇吨位总计达到180万吨以上。北华海军主要由水面舰队、航空兵部队、陆战部队、潜艇部队、布雷扫雷部队、岸防部队等部队组成,其中,陆战部队计有20个两旅四团制的陆战师超过40万兵力。如果把各兵种的受训预备人员、文职后勤人员、军校学员等都包括在内的话,北华海军总兵力超过180万。
【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高速战列舰)30艘】——
北华海军的战列舰通常会以中华名山命名,来源比较复杂,型级各异,属于“多国造”,经张学良的“指导”,北华海军的战列舰很注重舰炮火力和装甲防护力,高度重视防空火力,不具有发射鱼雷、反潜、布雷、扫雷等能力,因为那些都不是战列舰的战斗职能,“战列舰就是巨舰大炮主义的终极产物,把巨舰大炮主义发挥到极致就行了”,所以舰上往往不安装鱼雷发射管、声呐探测器、深水炸弹投掷器、水雷投放器等“战列舰没必要有”的武器装备,北华海军的战列舰不管是外购建造的、缴获接收的还是自行设计建造的,都会贯彻这个理念,外购建造的和缴获接收的都会被进行相对应的改动,因此,北华海军的战列舰都具有这样的特点:舰炮火力很强、装甲防护力很强、不能打鱼雷战、反潜能力弱、防空火力很强、航速稍慢,打鱼雷战和反潜交给协同作战的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防空靠自身和协同作战的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
中山号:该舰原是俄罗斯帝国海军建造的玛利亚皇后级战列舰二号舰“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号”,开工建造于1911年10月底,在沙俄灭亡后辗转落入法国人手里,后于1930年夏被张学良买下并进行了维修、翻新和法式改装改进,完工后的该舰排水量约2.5万吨,舰上主要武备包括四座双联装合计8门法国造45倍径340毫米主舰炮、24门法国造55倍径138.6毫米副舰炮,防空武器包括8座双联装合计16门德式SK-C/37型65倍径105毫米高射炮、12座双联装合计24门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16座双联装合计32门20毫米高平两用速射机炮,最大航速24.8节,舰员编制1280人;
泰山号、华山号、嵩山号、衡山号:此四舰原是英国海军的四艘铁公爵级,都完工于1914年,因受1930年的第一次《伦敦海军条约》影响,这四艘铁公爵级战列舰一号、三号、四号都要提前退役,只能保留二号,但英国海军也已无意让二号继续服役,打算把它也提前退役,此四舰综合性能不差,主要弱点是水下防护力不足,因为该级舰为加强火力而加大了副舰炮口径,以致于军舰过重,不得不放弃了水密隔舱的纵向隔板,简单地说,它们怕鱼雷。张学良于1931年秋买下此四舰并送到法国进行了法式改装改进,完工后的此四舰每艘标准排水量约2.7万吨,满载排水量约3.2万吨,舰上的主要武备是五座双联装合计10门法国造45倍径340毫米主舰炮、12门法国造55倍径138.6毫米副舰炮等,防空武器与中山号一样,最大航速约22节,舰员编制1313人;
雁荡号、太恒号:此二舰原是美国的两艘佛罗里达级战列舰,都完工于1911年,因受1930年的第一次《伦敦海军条约》影响,美国海军必须将此二舰一艘提前退役并拆解一艘改为用于新武器的测试平台,张学良于1931年秋买下此二舰并也对其进行了法式改装改进,完工后的此二舰每艘标准排水量约2.3万吨,满载排水量约2.5万吨,舰上主要武备是五座双联装合计10门法国造45倍径305毫米主舰炮、20门法国造55倍径138.6毫米副舰炮等,防空武器与中山号、泰山号四舰一样,最大航速约21节,舰员编制1230人;
黄山号、庐山号:此二舰原是阿根廷的两艘美制里瓦达维亚级,分别完工于1914年底、1915年春,张学良于1931年冬买下此二舰并也对其进行了法式改装改进,完工后的此二舰每艘标准排水量约2.8万吨,满载排水量约3.1万吨,舰上的主要武备包括六座双联装合计12门法国造45倍径305毫米主舰炮、24门法国造55倍径138.6毫米副舰炮等,防空武器与中山号、泰山号四舰一样,最大航速约24节,舰员编制1350人;
长白号、玉山号:此二舰原是日本的两艘长门级即长门号、陆奥号,第二次辽日战争期间,此二舰先被北华海军鱼雷艇部队在锦州湾击伤,后在渤海海峡中被北华海军潜艇击沉,战后被北华海军缴获得到、打捞维修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装改进,完工后的此二舰每艘标准排水量约4.0万吨,满载排水量达到4.4万吨,舰上武备包括四座双联装合计8门410毫米口径主舰炮、16门150毫米口径德式副舰炮;防空火力得到极大的加强,最新定型的防空武器包括12座双联装合计24门德式SK-C/37型65倍径105毫米高射炮、24座双联装合计48门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24座双联装合计48门20毫米高平两用速射机炮;舰上的各处装甲厚度都得到较大的加强,舰身主装甲带厚达350毫米,水平装甲厚达250毫米,主炮塔正面装甲厚达400毫米,侧面装甲厚达300毫米;为抵御鱼雷,吃水线上下专门加装了防雷鼓包和隔舱,依靠额外的空间降低削弱鱼雷对舰身船体的破坏;动力系统被更新换代,换为10台德国造瓦格纳式高压重油锅炉和3台布洛姆•福斯蒸汽涡轮机,其最大稳定功率输出达到10万马力,极限功率达到11万马力,舰上可载重油5500吨;最大航速约25节,最大航程达到1万海里;舰员编制1678人;舰艉安装一部水上飞机弹射器,携带4架水上飞机;
九华号、五台号、崆峒号、峨嵋号:此四舰原是日本的四艘金刚级,属于高速战列舰即战列巡洋舰,都战沉于第二次辽日战争的锦州湾海战中,战后被北华海军缴获得到、打捞维修、进行大规模的改装改进,完工后的此四舰每艘标准排水量约2.95万吨,满载排水量约3.21万吨,舰上武备包括四座双联装合计8门356毫米口径主舰炮和12门150毫米口径德式副舰炮,其中,副舰炮的数量和口径都比原先的稍减,以此节省吨位和舰上空间、提升航速,因为身为保护航空母舰的战列巡洋舰,航速必须跟上航母,副舰炮火力可适当地削减,防空火力得到极大的加强,几乎跟长白级一样,因为给本舰负责保护的航母提供强大的防空火力也是战列巡洋舰的任务之一;最大航速能达到31节;舰员编制1440人;
原先历史上美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从舰龄、武器装备、各种性能等方面看,金刚级是日本海军里最老式的战列舰,但归功于战前的两次大刀阔斧的改装,使得该级舰航速较高,在战争中多被编入机动舰队协同航空母舰作战,反观日本海军其它的战列舰,不是作为非到最后决战不得轻易动用的王牌就是因航速限制或舰龄老旧而很少出战,已有近30年舰龄的金刚级在太平洋战争中正是日本海军所有战列舰里出动率最高的,参加了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大部分大型海战。北华海军对此四舰对症下药,无疑能更好地让此四舰发挥出它们长处所在的用武之地。
武当号、武夷号:原是日本的两艘伊势级,此二舰都战沉于第四次辽日战争朝鲜海峡海战,战后被北华海军缴获得到进行打捞维修、改装改进,完工后的此二舰每艘标准排水量约3.6万吨,满载排水量约4.0万吨,主舰炮为六座双联装合计12门356毫米舰炮,副舰炮为20座单装152毫米舰炮,防空武器与长白级差不多;最大航速26节,舰员编制1630人;
太白号、太乙号:原是日本的两艘扶桑级,此二舰都战沉于第四次辽日战争朝鲜海峡海战,战后被北华海军缴获得到进行打捞维修、改装改进,完工后的此二舰每艘标准排水量约3.5万吨,满载排水量约3.9万吨,主舰炮为六座双联装合计12门356毫米舰炮,副舰炮为16座单装152毫米舰炮,防空武器与长白级差不多,最大航速25节,舰员编制1580人;
燕然号、金微号、祁连号、焉支号:此四舰原是法国海军的黎塞留级,该级舰是法国最新式的也是法国历史上最大的一级战列舰,北华海军在得到它们后对它们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动,完工后的此四舰每艘标准排水量约4.1万吨,满载排水量约5.0万吨,舰上武备包括两座四联装合计8门380毫米口径的、全部位于军舰前部甲板、最大射程达到41.7公里的主舰炮和三座三联装合计9门152毫米口径的、全部位于军舰后部甲板的副舰炮,防空武器包括10座双联装合计20门105毫米高射炮、24座双联装合计48门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24座双联装合计48门20毫米高平两用速射机炮;舰身吃水线装甲带厚330毫米,主炮塔正面装甲厚430毫米,全舰装甲总重约1.7万吨,最大稳定功率能达到约16万马力,最大航速能达到31节;舰员编制1820人;舰艉安装一部水上飞机弹射器,可携带4架水上飞机;
黎塞留级与长门级横向对比的话,其舰炮火力和装甲防护力稍逊,但航速很快,能与航空母舰、重型巡洋舰媲美,可也充当保护航空母舰的高速战列舰/战列巡洋舰,这是该级舰的最大优点,防空火力也非常强,舰上的8门主舰炮全部位于军舰前部,有利于集中火力攻击敌舰,同时导致军舰后部火力不足,在被敌舰追击时难以还击,不过,这个缺陷可依靠全部位于军舰后部的副舰炮以及主舰炮的高旋转速度进行弥补。
大别号、沂蒙号:此二舰原是法国海军的敦刻尔克级战列巡洋舰即高速战列舰,在经北华海军对它们的改动后,该级舰标准排水量约2.48万吨,满载排水量约3.21万吨,舰上主要武备包括两座四联装合计8门、全部位于军舰前部甲板的330毫米主舰炮和四座双联装合计8门127毫米副舰炮,防空武器得到强化,与中山号、泰山号四舰一样,最大航速达到约32节,舰员编制1450人左右。该级战列巡洋舰在设计上有许多创新之处,处于此时世界领先地位,但也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其主舰炮全部集中在军舰前部甲板,这有利于集中火力攻击敌舰,同时导致军舰后部火力不足,在撤退或进行战术机动时难以对其后方或侧后方的敌舰进行攻击,另外,主舰炮集中配置也是很危险的,如果有一座主炮塔中弹,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继而导致其它炮塔也受损,该级舰没有像黎塞留级战列舰那样把所有的副舰炮集中在军舰后部甲板,所以不能像黎塞留级那样弥补这一点的较大不足;
外兴安岭号、大兴安岭号、小兴安岭号:此三舰原是苏联的三艘甘古特级,在被北华海军得到后滞留在意大利接受了德意法“混合”改装改进,完工后的此三舰每艘标准排水量约2.6万吨,满载排水量约2.8万吨,舰上武备包括四座三联装合计12门法国造45倍径340毫米主舰炮、16门法国造55倍径138.6毫米副舰炮,防空武器得到很大的强化,与中山号、泰山号四舰一样,最大航速24.5节,舰员编制1288人;
贺兰号:正在建造中,该舰是辽德在日本长门级基础上联合研发设计的俾斯麦级重型战列舰的三号舰,标准排水量达到5万吨,装备17英寸即432毫米口径的主舰炮;
昆仑号:正在建造中,该舰是辽德在俾斯麦级基础上结合日本大和级相关技术等联合研发设计的兴登堡级超重型战列舰的三号舰,标准排水量达到7.5万吨,装备20英寸即508毫米口径的主舰炮。
【常规航空母舰29艘】——
北华海军的航空母舰通常会以中国的海域、省份命名,来源同样比较复杂,型级各异,也属于“多国造”,截至1941年夏,北华海军已有20艘航母服役中,另有9艘航母在建中,是全世界拥有航空母舰数量最多的海军,北华海军的航母舰队也是全世界规模最大、战斗力最强的航母舰队。北华海军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航空母舰,自然是因为北华海军从最早开始扩建时就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航母的重要性和逐渐超越战列舰的海战地位、巨大的潜力以及飞机、制空权在海战中的意义。这十多年来,北华海军一直不遗余力地发展航母并在航母的研发、设计、建造、维修、使用理念和实战经验等方面走在全世界最前列。北华海军航母的特点同样很明显:舰上不安装任何“航母根本就不需要、航母在实战中根本就用不上的武器”比如鱼雷发射管、声呐探测器、深水炸弹投掷器、水雷投放器等从而节省出舰上更多的宝贵空间,这么做既能稍微地提升航母的航速,也能增多舰载机的数量,同时尽量地增多舰载机数量、增多防空武器的数量以此加强防空火力,不增加舰身装甲厚度甚至适当削减装甲厚度,尽量提升航速、增大航程。——航母是靠舰载机进行对敌远程攻击的,自身不参加海上近战,所以既不需要舰炮也不需要太坚厚的装甲防护力;航母必须跑得快、跑得远,因为航母是要前去远离陆地的远洋作战的,航速和航程都很重要,在靠近陆地的地方,航母的价值和作用就降低了,因为陆地上的陆基飞机可以取代航母舰载机投入战斗;
第一批的4艘:渤海号(轻型)、黄海号(轻型)、东海号(重型)、南海号(重型)。
以上四艘航母都原属于日本海军,四舰原名分别是凤翔号、龙骧号、赤城号、加贺号,都是在辽日战争中被北华海军得到的。
渤海号(凤翔号)是全世界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在它诞生前,不包括航母前身水上飞机母舰的话,英国海军率先把暴怒号巡洋舰改造成了航母,但该舰不具有全通式飞行甲板,飞机可以在该舰上起飞,但降落十分困难,是一艘很不完善的航母,第一艘具有全通式飞行甲板的航母是英国海军用客轮改造成的百眼巨人号,接下来,英国海军开始建造全世界第一艘“纯正血统”的航空母舰竞技神号,但被日本海军提前一步建造出来的凤翔号抢了先,所以,凤翔号是全世界第一艘不是用民船或别种类军舰改装或改造成的、从设计时就以航母为唯一目的的真正的航母。凤翔号在落入北华海军手里被改名为渤海号,并被北华海军先后进行多次改进,最终,该舰标准排水量约为0.81万吨,满载排水量约为1.01万吨,舰载机数量28架,不过,因为改进后的飞行甲板长度大大地超出了舰身长度,导致耐波性不理想,所以不太能前往远洋活动,最大航速也只有25节;
黄海号(龙骧号)跟渤海号一样,也是一艘正规轻型航空母舰,在落入北华海军手里并被北华海军进行多次改进后,最终,该舰标准排水量约为1.11万吨,满载排水量约为1.35万吨,舰载机数量40架,但因为该舰当初在被日本人设计和建造时有不少先天不足的缺陷,所以即便被北华海军进行多番改进,仍存在重心过高、舰体复原性较低、航行性能不理想等弊端,最大航速也只有28节;
东海号(赤城号)和南海号(加贺号)原都是日本海军使用别的种类的军舰改造成的重型航母,前者是用天城级战列巡洋舰改造成的,后者是用土佐级战列舰改造成的,此二舰虽非同级舰,但各方面数据、性能都非常接近,近乎姊妹舰,在落入北华海军手里并被北华海军进行了多番改进特别是拆除掉此二舰上毫无实际作用的舰炮后,此二舰性能大增,标准排水量都约为3.7万吨,满载排水量都约为4.2万吨,舰载机数量都达到整整100架,拥有跟长白级战列舰一个级别的强劲而严密的防空火力,最大航速能达到33节,最大航程达到约1万海里,舰员编制都为1770人,综合性能很令人满意,堪称重型航母的典范。此二艘航母不管是赤城号、加贺号时还是转为东海号、南海号时,都与美国海军的2艘列克星敦级重型航母即列克星敦号、萨拉托加号合称“世界航母四巨头”;
第二批的2艘:载之号(轻型)、雨亭号(轻中型)。
载之号是北华海军建造的中国第一艘正规航母,该舰是在仿原日本凤翔号轻型航母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的,比凤翔号稍微大一些,标准排水量1.1万吨,满载排水量1.23万吨,舰载机数量38架,最大航速约30节,舰员编制720人;
雨亭号是北华海军在1.5万吨的荷兰油轮戈诺塔号的基础上改装成的非正规航母,标准排水量约1.66万吨,满载排水量约1.91万吨,舰载机数量48架,最大航速约28节,舰员编制840人;
第三批的4艘:台湾号、海南号、海东号、海北号,都是中型。
此四舰都是张学良在美国订购建造的约克城级正规中型航母,于1938年底归国,后在北华本土造船厂里接受了一年的舾装工程和相关的改动。该级舰是正规航母,其设计理念和建造技术都比较成熟,北华海军有4艘,美国海军有8艘,北华海军的4艘在经一系列辽式改动后与美国海军原版的8艘存在一些差别,较大地提升了防空能力,作为代价,航速稍有下降,可搭载的舰载机数量也减少了几架,每艘标准排水量约2.15万吨,满载排水量约2.80万吨,舰载机数量70架,最大航速达到32节,舰上无舰炮、鱼雷发射管、深水炸弹投掷器、水雷投放器,安装着辽德最先进的对空、对海雷达和声呐探测器,防空武器十分强大,包括8座双联装合计16门德式SKC/32(L60)型105毫米高射炮——该炮是德国海军大型军舰使用的标准重型高射炮,性能很理想,是二战时最优秀的重型舰载高射炮之一,该炮对中近距离目标相当有效,但对远距离目标效果欠佳——和36座双联装合计72门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24座双联装合计48门20毫米高平两用速射机炮,舰员编制2050人;
第四批的5艘:察哈尔号、绥远号、甘肃号、宁夏号、青海号,都是轻型。
此五舰都是北华海军用接收的日本海军的“航母预备舰”改造而成的,不都属于同级。
察哈尔号和绥远号同级,此二舰原是日本海军的剑崎号、高崎号潜艇母舰,原先历史上的祥凤号、瑞凤号轻型航母,排水量1.23/1.51万吨,舰载机35架,最大航速28节;
甘肃号原是日本海军的大鲸号潜艇母舰,原先历史上的龙凤号轻型航母,该舰排水量1.46/1.72万吨,舰载机40架,最大航速27节;
宁夏号、青海号同级,此二舰原是日本海军的千岁号、千代田号水上飞机母舰,历史上的同名轻型航母,排水量1.24/1.50万吨,舰载机33架,最大航速29节;
此五舰因为是改造成的轻型航母,所以不足之处很明显:舰载机数量不多、防护力低、航速也较慢。
第五批的4艘:
吉林号、热河号,此二舰属于日本海军的苍龙级改进型中轻型航母,标准排水量约1.75万吨,满载排水量约2.02万吨,舰载机数量68架,最大航速达到34节,舰员编制1470人,防空武器跟台湾级一样;
山东号、河北号,此二舰属于日本海军的翔鹤级改进型中重型航母,标准排水量约2.63万吨,满载排水量约3.10万吨,舰载机数量88架,最大航速达到34节,舰员编制1980人,防空武器跟台湾级一样;
第六批的1艘:辽宁号重型正规航空母舰,该舰属于辽德在日本翔鹤级的基础上进行扩大版联合研发、改进设计而成的腓特烈大帝级,是该级的三号舰,标准排水量达到4万吨以上、满载排水量达到5万吨以上、航速超过33节、舰载机数量超过120架,开工建造于1938年夏,原本预计会在1942年夏完工,但工程进度得到提速,预计会在1942年春完工;
第七批的1艘:东北海号,即原法国的贝亚恩号非正规中型航母,北华海军在得到后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动改进,完工后的该舰标准排水量2.45万吨,满载排水量2.55万吨,舰载机56架,最大航速达到24节,舰员编制1355人,防空武器跟台湾级一样,该舰虽然舰载机数量偏少,航速也偏慢,但因为是用战列舰改造成的,所以装甲防护力比较强,能与东海号、南海号媲美;
第八批的8艘:湖南号、湖北号、山西号、河南号正规航空母舰和陕西号、外蒙古号、新疆号、西藏号改装非正规航空母舰。此八舰里,湖南号、湖北号属于苍龙级改进型中轻型,山西号、河南号属于翔鹤级改进型中重型,陕西号、外蒙古号、新疆号、西藏号的前身都是北华海军在美国订购建造的同款“北平轮”级大型远洋货轮,因此该四舰在被改装成航母后性能几乎一样,被称为“陕西级”,陕西级因为是由民用商船改装成的,所以不如正规航母,但综合性能不差,每艘标准排水量约2.65万吨,满载排水量约2.95万吨,最大航速可达到28节,舰员编制约1200人,可搭载60架舰载机,防空火力十分强劲,跟同吨位正规航母是一个级别的。总体而言,陕西级改装航母虽然舰载机数量偏少,航速稍慢,防护力也不强,但它们有效地提升了北华海军的航母数量和航母舰队实力。——陕西号、外蒙古号、新疆号、西藏号只是陕西级的首批四艘,接下来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等更多的陕西级,毕竟北华海军在好几年前就“处心积虑”地外购、建造、囤积航母预备船和做好在开战后时间紧急的情况下迅速地把航母预备船改装成非正规航空母舰的各方面准备了。
以上八舰都开工建造于1941年春夏,湖南号、湖北号预计在1943年春完工,山西号、河南号预计在1943年冬完工,陕西号、外蒙古号、新疆号、西藏号预计在1942年夏秋完工。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