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黄埔报名点
民国13年初春的广州城里,到处是一片火红。标语、传单随处可见,街头不时有成群结队的学生高呼着慷慨激昂的口号走过。
位于小南门的广州师范门口,长长的队伍从校门口一直往外,将整条街都几乎占满。这条长长的队伍最大的特色,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年轻!
没错,排队的几乎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准确地说是一些男青年,有的还稚气未脱,有的兴奋莫名,几乎每一个人的眼睛里都洋溢着亮光,似乎在期待着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发生。
但有一个人却是例外中的例外。
就是那个在队伍中段看上去明显比前后人群都要高出一头的青年,他脚穿一双黑色牛皮短军靴,长裤上的颜色五花八门,像是从染坊里刚出锅一样,身上只有一件草绿色短袖紧身汗衫,质地似乎相当考究。
瘦削的面孔,坚毅而有些忧郁的眼神,健硕的肌肉,笔直的身躯,加上一个标准的小平头,整个人显得精神无比。
但他手里没有任何东西,既没有像有些人身上挎着鼓囊囊的褡裢,身边也没有任何行李,甚至手上连一张纸都没有,与前前后后“队友”们形成鲜明的对比。
但最鲜明的,还是他那双略带忧郁的眼神,像是在沉思,又像是在回忆,总之没有任何期待,也没有周围人那种兴奋莫名的情绪。
他机械地随着队伍缓慢前移,前后传来的喧哗似乎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思绪,直到前边有人回头用浓重的湖南腔提醒他:“同学,你来报考黄埔,怎么连张学历证明纸都没有?”
“哦,”高大青年在前面“队友”的手触碰到自己身体后才反应过来,随意答了一句,“你说什么?”
“你的学历证明呢?推荐信呢?”
高大青年微微笑了一笑,自己低头浑身上下打量一番,然后摇摇头。
“你这个同学有意思啊,哎,你们看哎,还有人空着手报考黄埔嘞!”
枯燥的队列里忽然有这么一声喊,立即引来周围好奇的目光。很多人这才注意到,在他们队伍中间,有一个巨人一般的存在。
“同学,你叫什么名字?来自哪里?”后边有人开始好奇发问。
“同学?”高大青年嘴角微微动了一下,然后才缓缓吐出几个字,“项志峰,项羽的项,志向的志,山峰的峰。”
“好霸气的名字,配上同学你这霸气的身材,还真是相得益彰啊。哈哈!”
项志峰只有苦笑,刚才这段名字的解释他不知说过多少遍,却是第一次在这个时代提起。
“项,项志峰同学,你多大?看起来你是老大哥啦。”周围人似乎准备打破砂锅问到底了。
但这个简单的问题却让项志峰犯了难,他今年已经27了,但出生日期却是六十年后,准确地说,他是一个不太幸运的穿越者。是在一次执行反恐任务中为救战友与怀揣炸弹的暴徒同归于尽的重生者。
项志峰在后世最后的记忆是暴徒那张狰狞的脸,然后他就失去了知觉,等醒来后已经到了这个时代,他花了很长的时间才说服自己相信这个神话般的事实。对他来说,这样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带来的不只是感伤和遗憾,还有更多的是,幸运!
是的,当他勇敢冲上前抱着暴徒从桥上滚下珠江的时候,他就没有想到还能活着,可醒来一看,自己不但活得好好的而且毫发无伤。
活着,真好,即使是活在完全陌生的时代。
唯一的缺憾就是肚子不太争气,总是发出咕噜的响声。
于是,重生的项志峰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填饱自己的肚子——他要生存下去。
作为后世的职业军人,项志峰还没有拉下脸来去做苦力的觉悟,更不可能沿街乞讨。幸运的是,在广州街头流落一个上午之后,他看到了一张报纸,一张登载黄埔军校招生启事的报纸。
对黄埔军校,项志峰不算陌生,在广州军区服役时部队经常组织去军校旧址参观,对军校历史不说是滚瓜烂熟,耳熟能详是肯定的。
如果不是因为走投无路,重生后的他绝不会选择报考黄埔。原因很简单,他十六岁考上陆军学院,毕业后在广州军区一直干到上尉正连,又因为各项军事技能出色而被选进军区特种侦察大队,在这里度过了几年地狱一般的训练生涯,期间还被选送进广州特种兵作战学院深造,说是深造,其实至少有半年的时间都在新疆那边,中间还有一次跨境的秘密作战行动,也正是在那次行动中,项志峰第一次杀了人,也见识了战场的残酷。
而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他在面对两名暴恐分子时,近距离格斗全部击杀,然后立了个三等功。
像他这样近乎军神一般的经历和学历,去选择一所以培养班排长为主的步兵短期培训学校,确实是太掉价了。
问题是,进入黄埔就能解决吃饭问题,而且是永久的吃饭问题,而且对他来说也是最能发挥专长的途径,总比去码头当苦力强吧。
对于报考他充满信心,尽管他手里没有任何可以证明自己身份和学历的东西。
但他不像队列里其他年轻人那样兴奋,考上了,也只是平添一份经历,对他而言就如同再回到小学校园那样没意思。考不上的话再想其他办法,他就不信偌大的广州城还找不到一块吃饭的地方。
“下一个!”在苦苦等待近三个小时后,他终于站在了招生官员面前。
“有没有推荐信?
项志峰摇摇头,“没有!”
“那你什么学历?”
“学历?嗯,我,念过大学。”项志峰如实回答,他本来就是大学生。
“大学生啊?”报名点工作人员立刻沸腾起来,“那请出示一下学历证明。”
“没有!”项志峰想都没想。
“切,”报名官发出一声讥讽,“这位同学,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知道,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招生报名点。”项志峰淡淡地回答。
“这里是军官学校!是国民革命的摇篮!”报名官把笔一丢,眼神异常严厉,“招生简章上说得清清楚楚,你什么都没带就来报名,你把这里当什么了?”
“我确实没有,回来的时候弄丢了,我是在德国念的大学。”项志峰没有在德国念过大学,事实上他出身农村,家境很一般,别说德国,就连国内旅游都是一种奢望。
“我不管你在德国还是美国,请把学历拿出来。如果没有,对不起,下一位!”
项志峰虽然想到自己会因学历问题被卡,但万万没想到人家连继续说话的机会都不给自己就要轰走,而且报名官一说“下一位”,排在后面的人就开始起哄。
“原来你们也只是看中区区一张纸而已,”项志峰急中生智,这节骨眼上可不能怂,否则就要饿肚子了,“请问长官,这是不是军校?我们这些学员将来是上讲台上课呢,还是在实验室做研究?”
“我们很忙,没有闲工夫听你扯淡,如果你想报名,回去拿文凭来!”
“区区一张纸真的就那么重要?”项志峰火了,“有了这张纸就能带兵打仗了?就能北伐成功了?就能让中国强大了?”
项志峰接着借题发挥,“中山先生为什么建立黄埔军校?就是感叹革命之艰难,南北军阀均是一丘之貉,只有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用先进的思想和主义去领导这支武装,才能取得国民革命的伟大胜利。等到不远的将来,以我黄埔学生为代表的国民革命军势必大举北伐,扫荡军阀除列强!怎么?难道诸位先生以为,中山先生花了这么大的代价建立军校,就是为了区区一张学历文凭不成?”
项志峰的声音中气十足又富有磁性,而且这洋洋洒洒一大通下来,不仅把黄埔军校建立的背景说了一遍,还扯上了国民革命和那句“打倒军阀除列强”,更重要的是,到了最后居然顺带还把文凭的事带了出来,连周围的学生们都一下子被镇住了。
“嗯,口才还不错,”报名官脸上终于有了笑容,“不过年轻人,适才你口气很大啊,说什么文凭能打仗吗?能革命成功吗?那我问你,难道就凭你在这里的几句空话,革命就能成功了?就能带兵打胜仗了?嗯,就能打倒军阀了?”
应该说,报名的官员其实没有刁难的意思,文凭是招生简章上写明的,而且要求也不高,高小水平就行,特殊人才甚至可以放宽。而且也不是报了名就万事大吉,过段时间还得考试。考试更加严格,不仅有笔试还有口试,历史上第一期招生,报名1200余人正式录取的也不过350人,还是很严格的。
项志峰听完报名官的话后反而轻松下来,这里是军校,而自己最擅长的就是军事技能,也罢,也让你们开开眼。
想到这里,项志峰目光如电,迅速向周围观察,很快,他就锁定了一样东西,这个东西绝对能让他证明自己。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