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讲武危局
0条章评
第1章 讲武危局
怎么回事?
  张廷煊看着自己身边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看着外面截然不同的风物,心里有点发慌。
  说熟悉是因为,这里明明白白就是自己一分钟前正在游览的陆军讲武堂博物馆,但陌生却是因为,那些原本摆放在成列柜里的展品和挂在墙上的照片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窄小的房间,木床,还有叠放得整整齐齐的被褥。
  自己逛博物馆的时候明明是白天,可现在,房间里一片昏黑,分明已经到了傍晚!
  唯一不变的,是脚下木质地板的触感。
  冷静,这种时候一定要冷静!
  深呼吸,好好地捋一捋,到底发生了什么?
  张廷煊闭上眼睛。
  一周前,一家人吃饭时刷到一部讲台儿庄战役的军旅剧,老爸无意中提了一句,家族里曾经有一位在陆军讲武堂就读的叔祖,要不是中途发生意外死去,以他的年龄,极有可能也会成为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张廷煊的好奇心瞬间被激起,于是向老爸打听了他的名字,事迹,在网上拼命搜索相关记录,却什么都没找到,只是被动地看了一大堆杂七杂八关于滇军的历史记录。
  不过,看了那么多资料之后,他倒是也认同了老爸的看法。如果这位叔祖不因为那场变故而死,的确很有可能走上抗日战场,甚至有可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这让他的好奇心越发强烈,便乘着周末邀约了两个朋友一起到讲武堂博物馆,想看看能不能找到与这位叔祖相关的信息。
  结果,没想到还真的看到了一张看上去与自己非常相似的学员老照片!他马上激动地掏出手机与它合影,谁能想得到,就这么突然一阵眩晕,眼前突然就变成了这副景象!
  一定是幻觉,吓不倒我,吓不倒我的!
  张廷煊暗自给自己减压,这时候,却听到外面一阵混乱的脚步声,房门随即被人从外面猛地推开:“哎,张景元,都是什么时候了你还在宿舍发呆?消息都已经证实了!顾司令真的已经死了,金司令他们已经带机枪营和警卫营跑了!”
  张廷煊一阵迷茫,却被这个家伙一把抓住,拖着走了出去。
  几秒钟后他才终于意识到这家伙在说什么。
  张景元不就是自己那个早逝的叔祖的名字?什么顾司令、金司令?
  等一下,他说的不会是顾品珍和金汉鼎吧?
  顾品珍死了,金汉鼎逃了,那现在岂不就是云南王唐继尧第一次被逼下野后反扑的时刻?
  我那叔祖不就是这个时候死的?!
  寒毛瞬间竖了起来,背后一阵冷汗,等他缓过神来,已经被强拖到了走廊尽头的楼梯间,好几个和他们一样身穿军服的年轻都在忧心忡忡地议论着时事,还有更多人正在从各个宿舍出来往这边跑。
  张廷煊没有任何关于这些人记忆,只能在旁边装聋作哑,蒙混过关,但在死亡的威胁之下,竟然还是从众人浓重的地方口音里听出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他们都是陆军讲武堂第十七期丙班的学生。
  讲武堂的学员向来有两种来源,一种是滇军内部被上级看好,决定提拔的骨干,这些人通常已经有行伍的经验,起码也当过班长、班副之类的小军官。而另一种则是各地投考的学生,其中甚至还有南洋和朝鲜远道而来的热血青年。
  聚在这里的都是后一种。
  甲、乙班学制都是一年,而他们丙班的学员因为没有军事基础,学制两年。第一年学基本军事知识和基础学科,第二年才按照步兵、骑兵、炮兵、辎重等科目学习专业知识。
   因为几个月前顾品珍等人响应孙中山先生的号召组建“北伐滇军”,十七期甲、乙班和十六期丙班的学员基本上都已经提前毕业,要么加入北伐滇军,要么就干脆直接去广州投奔孙先生。十八期学员还没开始招考,整个学校里,除了教官、队长等人,实际上就只剩下了他们这些十七期丙班的学员。
  现在教官和队长也都跟着金汉鼎等人走了,也就是说,偌大的讲武堂,现在只剩下了他们这些丙班的学生!
  他们都是去年唐继尧下野后才入学的学员,开学的时候,顾品珍还以滇军总司令的名义特地到学校来慰问他们,勉励他们努力学习,成为滇军乃至华夏的栋梁之才。
  但现在,顾品珍已然身死,留守的金汉鼎等人率兵转进,他们这些人就成了风箱里的耗子,两头不是人。
  这一年只学了些普通学科和基本军事知识,从军的话,大概只能当个小小的班长、排长,心有不甘。但留下继续读完这一年,唐继尧肯定不会把他们这些人当成嫡系看待,明年毕业时照样没什么前途。起码在滇军内部已经没什么指望了。
  更让他们忧心的是,万一有人把他们当做是顾品珍的嫡系……现在各种各样的消息满天飞,有人说现在打到东郊干海子的根本就不是唐大帅的嫡系部队,而是之前顾司令大力剿匪时逃到滇南去的那些土匪!
  这些人既不讲道理又野蛮记恨,万一他们把对顾司令的仇恨放到他们这些人身上,那可怎么办?
  “要不然,先各自回家,观望一下局势再做打算?”其中一人说道。
  这也算是持重之语,但张廷煊却知道,这是求死之道!
  起码对现在的他来说是必死之路!
  首先打进昆明的就是臭名昭著的土匪吴学显和他的手下,他们顾忌着唐继尧的面子没有在城里乱来,却把昆明城周边祸害得不轻!
  当初他那个叔祖就是在这时候回家避难,结果遇到土匪纵兵抢掠,为了保护桑梓而死!
  “不能回家!”他脱口而出道。
  背靠讲武堂,有学员的身份护体,最多只是没前途,回家那可就连命都没了!
  而且,他们这些学员只要听口音就知道大多数都不是本地人,回家?路上遭遇土匪的几率远比留在学校大多了!
  他的话马上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支持。
  “张景元,你昨天还一直担心着家里,今天怎么就改主意了?”把他拉过来的人惊讶地问道。
  张廷煊有点头疼。
  这要怎么圆?
  而且,对方说的也没错。
  他倒是可以一直躲在学校不回去,可土匪不会就因此而放过他们家。
  他倒是安全了,可太爷爷他们怎么办?
  就装没有这回事?
  他陷入了沉默,其他人也不管他,继续讨论下去,最后大部分人都决定先留下,把学校保护起来再说。
  唐大帅和他手下的军官们对讲武堂也是有感情的,就算不把他们这批人当嫡系,起码不会随意杀了他们背上恶名。等局面彻底明朗,他们再选择继续读完或者是干脆到广州去投奔孙先生也不迟。
  很快就有平日里比较有威望的学生出来牵头,大家把军械库里本来是作为教具的枪拿出来壮胆,还按照学号编了队,安排了执勤的名单。
  至于张廷煊他们这些家在昆明附近的学员,那就看他们自己的意愿,并不强求他们留下,还说定了替他们遮掩,绝不至于让他们背上逃兵的恶名。
  此时天已经黑了,要回家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
  张廷煊心乱如麻,也忘了之前是从哪个宿舍被拉出来的,多亏了和他同寝室的几个都是热心人,又把他的反应当做是担忧家人的正常反应,一边劝解一边拉着他走了回去。
  “张景元,你到底准备怎么办?”
  张廷煊现在已经知道一直拉着他到处跑的大个子叫齐锦荣,是山东人,而同寝室的另外两个人则分别是缅甸华侨和滇西保山人,都是受到孙中山先生感召,决心投身革命挽救中国的热血青年。
  这种情况下自然没人能安心睡觉,都在继续讨论时局和出路。
  张廷煊躺在床上,越想越是糟心。
  家人的安危是一方面,自己的身份则是另一方面。
  讲武堂纪律森严,“他”已经好几个月没回过家,这个时代的知识青年与家人之间的关系想必亲密不到哪儿去,在这种乱局之下,只要别认错人,家人那边反而不太容易穿帮。
  但这些朝夕相处的同学却不一样,现在可以暂时用担忧家人心乱来解释,等到明天、后天,他不认识其他人,不知道讲武堂的格局和规矩,甚至不知道这个时代的人说话和做事的方式,很快就会被揭穿。
  虽然这种混乱的局面下或许不会有人对他做什么,但不管怎么说,这都将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得尽快离开!
  巨大的压力之下,张廷煊一夜都没合眼,天刚蒙蒙亮就马上起床,很快就惊动了睡在他下铺的齐锦荣。
  “景元你还是准备回家?”他也是三四点才睡着,迷迷糊糊地问道。
  “是,我实在是放心不下。”张廷煊答道。
  “你等下。”齐锦荣爬了起来。
  张廷煊既不安又不解,好在齐锦荣很快就给出了答案:“现在这么乱,你就这么回去也不是办法,好歹带支枪走!”
  张廷煊自然还是不敢多说话,好在,被他取而代之的叔祖平时为人似乎并不差,而齐锦荣更是他们这一班里的活跃分子,他带着张廷煊悄悄找了几个在学员们当中说得上话的,便敲定了让他带一支匣子炮走的事情。
  反正枪本来也不多,他们也不可能靠着这么十几支枪就真的和进入昆明城的土匪打一仗,更多的只是壮胆摆个姿态。
  多一支少一支对他们来说影响不大,对张廷煊来说却意义重大。
  齐锦荣把枪递给张廷煊,又给了他一盒子弹,郑重地说道:“景元,你一定要保重!”
  张廷煊点点头,不知道应该怎么感谢他,接过枪,脑海里却突然响起了一个声音,犹如洪钟大鼓,让他一下子呆在了那里!
  “检测到军需品,是否回收?”
下一章

滇军1922

滇军1922
南山麒麟
详情
返回首页
自动追订
加入书架
返回书架
加入书架
A-
A+
上一章
第1章 讲武危局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