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金蝉子(过去)
0条章评
第一章 金蝉子(过去)
   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了大雷音寺的金瓦上,整个寺庙都被一层淡淡的光辉笼罩,显得格外的庄严神圣。
   大殿里香烟缭绕,梵音阵阵,僧人们低声诵经,气氛肃穆而又宁静。
   突然,一阵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所有僧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抬头望去。
   只见金蝉子身着白衣,步履从容地走进了大雷音寺。
   他的到来让在场的神佛都为之移首侧目,要知道,金蝉子因轻慢佛法之罪,真灵遭贬,转生东土,此时为何会出现在这?
   只见金蝉子直接走到了大殿前,面对着如来佛祖,张口说道:“如来,见到我,为何不拜?”
   此言一出,整个大雷音寺一片哗然。神佛罗汉们面面相觑,难以置信。
   在诸神佛中,如来佛祖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众生皆应叩拜,而今金蝉子却颠倒了这一常理,这无疑是对整个极乐世界的极大挑战。
   如来佛祖依旧端坐于莲台之上,面容平静,目光深邃。他似乎并未因金蝉子的话而动怒,反而露出了一丝微笑。
   他的声音低沉而又平和:“金蝉子,你此言何意?”
   金蝉子傲然站立,目光直视如来佛祖,道:“如来,我为天下苍生而来,我此行解救了诸多受苦的灵魂,拯救了万界生灵与神佛,亦是救你,你该拜我。”
   这番话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原本静谧的大殿变得喧嚣起来。
   神佛们议论纷纷,有的疑惑,有的惊讶,有的则是沉思。
   金蝉子宛如在痴人说梦,所说尽是疯言疯语,难以理喻。
   阿难陀与摩诃迦叶站起身,只等如来开口,就立刻上前去将其制服,扭送出大雷音寺。
   然而,如来佛祖却似乎清楚金蝉子话中的深意,他微微点头,道:“金蝉子,你所做之事,是对众生的大悲,亦是对我等的救助,感谢你为我佛界所做的一切。”
   说完,如来佛祖竟然真的从莲台上起身,动作庄重而神圣,他的身躯似乎与整个宇宙相融合,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无量的慈悲与智慧。
   只见如来佛祖面向金蝉子行了一个深深的礼,这一刻,仿佛时间凝固,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只剩下这一拜的虔诚与尊重。
   这一举动,更是让在场的诸天神佛震惊不已。他们从未想过,如来佛祖竟然会向金蝉子行礼。
   更重要的是,如来佛认可了金蝉子说的话,其中深意极其耐人寻味。
   金蝉子面无表情,回以一礼,然后缓缓转身,离开了大雷音寺。
   他的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高大而又遥远。
   ……
   “御弟,御弟?”
   在唐王的轻声呼唤中,玄奘回过神,面露歉意,“阿弥陀佛,贫僧失态了,望陛下恕罪。”
   唐王摇了摇头,表示理解,“御弟,此行路途险恶,你需谨慎行事,路上小心。”
   唐王的声音中充满了关切与不舍。
   玄奘轻合手掌,微微一笑,“感谢陛下关怀,贫僧必将竭尽全力,不负众望。”
   玄奘说完后,目光看向西边。
   遥远旅途中会遇到什么困难与挑战,玄奘十分清楚,即使没有那几个徒儿,自己也能轻松应付。
   真正让玄奘感到迷茫与疑惑的是大雷音寺中的那位。
   这一切是他所谋划的吗?
   重走西游路,究竟又是为了什么。
   过去、现在、未来,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呢?
   “……在这条西行的路途上,你不是一人独行,而是带着我大唐的希望与祈求,朕相信,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你都将以坚韧不拔的意志,穿越沙漠,翻越雪山,到达灵山,取得真经。在你的身上,朕看到了我大唐的未来,看到了和平与繁荣的希望……”
   唐王还在絮絮叨叨叮嘱着。
   玄奘将思绪收回,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双手合十,深深鞠躬,“陛下的教诲,贫僧铭记于心。贫僧此去,定当不负重托,直至穷尽一生之力,也要取得真经,带回东土,普渡众生,以报陛下厚恩。”
   玄奘不愿在此耗费更多时间精力,只希望尽快离开。
   话毕,唐王让人拉来白马,并递上通关文牒与紫金钵盂。
   “此马乃朕之坐骑,今赐予圣僧,愿它能助你一程。”唐王指着那匹白马,语气中满是关切,“这是你的通关文牒,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证明你的身份。这个紫金钵盂,可供路上化缘与饮水之用。”
   玄奘接过文牒和紫金钵盂,深深鞠了一躬:“陛下厚恩,贫僧铭记于心。”
   唐王拍了拍唐僧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叮嘱道:“路途遥远,御弟务必多加珍重。”
   “陛下的教诲,贫僧铭记于心。”
   只见玄奘缓缓接过文牒与钵盂,一袭袈裟随风轻拂,他步履沉稳地走向白马,然后翻身上马,马儿长嘶一声,朝前走去。
   唐王目送着他的离去,直到唐僧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远方的尘埃之中。
下一章

重走西游路

重走西游路
寡欢的霸巡林客
详情
返回首页
自动追订
加入书架
返回书架
加入书架
A-
A+
上一章
第一章 金蝉子(过去)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