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希特勒访华记(一)
公元1952年10月10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八周年纪念日当天。
美国,欧洲等地都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庆祝活动,阅兵式,群众游行啥热闹,就上啥,各国领导人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
上合组织成员国无一举行庆祝活动,因为亚洲地区的庆祝日子选元旦更好,因为那天是新中国的国庆节。
蓉城环球中心在这一天举行了盛大的国际经贸博览会,是真的国际盛会。
不但上合成员国全体参加,英、美、德、法、苏、意、加等英美国家也无一缺席。
对手归对手,该参加的挣钱的事情,还是要参加的,有钱赚,不寒碜。
将要来的最重量级的国际人物是前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现在的德意志普通公民,德累斯顿大学名誉教授——阿道夫.希特勒。
希特勒下野以后,至少表面上是足不出户,撰写回忆录,并不参与任何政治活动,而他的自由生活在美苏互相拉扯的缝隙里得到了保障,都想动他,又都动不了他。
英国人,波兰人恨他不死的太多了,这也是希特勒足不出户的原因,就是这次前来中国,也是通过邓尼茨与美苏反复沟通的结果。
几名无比忠诚的前国社党员以私人身份自愿充当希特勒的保镖兼勤务员,陪同希特勒出行,当然,还有爱娃.希特勒夫人。
为了安全,希特勒一行搭乘德国外交部专机,落地西亚自由港亚丁,然后雇佣了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武装车队护送到利雅得,再从这里搭乘中国国航航班落地蓉城天府机场。
一路折腾,但是保证安全。
是的,利雅得可以直飞蓉城了,两年前利雅得1950愿景建设,取得基本成功,中国批准了直达中国的航线予以祝贺。
同样是两年前,中国宣布蜀省可以接受外国人的旅行,参观,访问申请,前提是获得中国签证,国内的各省自由行是早就放开了。
希特勒乘坐民航班机落地,机上的一半中国人早就认出他了,只是没有人上去搭讪,其他阿拉伯籍乘客也有不少人认出他,同样无人搭讪。
希特勒于最后下机,标志性的小胡子,大分头,黑色大翻领西服,尖头皮鞋瓦光锃亮。
爱娃则是一身采购自中国的银白色刺绣连衣长裙,配上她的一头金发,裙摆下方隐约可见的肉色丝袜,倒是别有一番风韵,只是头上习惯性的戴了一定插羽毛的白色宽边女帽,有点叫人不知道怎么评价。
希特勒昂首挺胸走下舷梯,一位身着得体职业装的女士上去主动伸手道,“希特勒先生,欢迎来到中国蓉城,我是中国外交部欧洲司,副司长熊燕群,受中国外交部委托,前来迎接并将全程陪同您在我国的参访活动。”
没错,这就是当年接待史迪威的前省外事办副主任,现在进入外交部了。
虽然希特勒已经下野,但是,没有人真的拿他当普通人看待,真当他私底下干的那些勾当没有人知道不成。
而且名义上陪同,实际上监视,女性总是具有一定优势的,不信看看熊副司长后面跟着的那几个彪形大汉,外交部的?啥时候墨镜,耳机,黑西服也是外交部标配了?
熊副司长说的是中文,标准的普通话,苦学数年中文的希特勒听懂没有问题,遂挥手制止了翻译的翻译。
“谢谢你,美丽的女士,我充分感受到了贵国的善意与热情,中华民族与德意志民族不愧同为世界最先进的民族。”
眼看希特勒老毛病要犯,熊副司长赶紧向后一伸手,“请。”
希特勒颇感郁闷的挽着爱娃走向了一辆奔驰S600。
哎,奔驰,这个细节让希特勒立刻又兴奋异常,像小孩子见到大玩具一样的绕车一周。
“这是未来德意志的产品吧,真的很不错,相当漂亮,很好。”
“是的,是的,希特勒先生,我们还是上车离开这里吧,这里毕竟是停机坪。”熊副司长生怕他再次长篇大论,只想赶紧结束这个不尴不尬的欢迎仪式。
希特勒没有什么疑问,迫不及待的钻进车内,想尽快一睹汽车内饰。
爱娃陪同坐于后排,一个保镖坐到副驾,熊副司长上去向希特勒演示了一下,前后排之间的隔板升降,以及前后排对讲的用法。
随后,一辆奥迪打头,S600居中,熊副司长带人坐一辆商务车押后,一行人就这样出了机场。
熊副司长在商务车上,戴上耳机,开始收听奔驰车内希特勒与爱娃的谈话,监听监视都是必须的,你一个下台的前元首,不听你的,听谁的,毕竟你在中国境内呢,没毛病。
“亲爱的,这些中国人还是很热情的,没有因为你的身份变化而怠慢你,我看这个司长还是很热情的,在飞机下面迎接。”
“爱娃,怠慢确实没有,热情嘛,我看不见得。”
“没有啊,我看人家主动打招呼,还主动提供这么豪华的车辆,还贴心的提供私密空间,我看除了没有仪仗队,接到卡尔也不过如此吧?亲爱的,你要知道,你的身份不适合中国的现任领导人亲自迎接的。”
“当然,当然,亲爱的,我没有挑他们的礼,只是觉得,有一种对你微笑,纯熟礼帽的感觉,太程式化了,缺少一点发自内心的亲近感。”
“别逗了,亲爱的,德国和中国没有好到那个份儿上。”
熊副司长听着这番对话,心里老觉得,这句对你微笑纯属礼貌在哪里听过。(史迪威说,这话我熟)
希特勒的车进入天府大道后,他的注意力就转移到窗外景色上去了,这个未来省份确实富饶,强盛,美轮美奂。
他就像每一个新到蜀省的外国人一样,沿途不停的为各种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发出阵阵惊呼,熊副司长听着没有一点营养。
这是希特勒卸任以后第一次走出国门,心里是发自肺腑的开心高兴,而爱娃则是一直在观察对比蓉城女性的穿衣打扮,怎么看的都比自己要更为摩登漂亮。
三辆车从天府大道转入环球中心正门,一进入这里,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极为浓厚的节日气氛,气球,横幅,鲜花,各种肤色的人群穿行其间。
最吸引希特勒的是停车场里密密麻麻的车辆,各种各样的车,颜色之丰富,造型之多变,无不预示着这个国度人民的富裕与工业的强大,还有他极为看重的审美。
车停稳了,希特勒没有自己开门的习惯,熊副司长亲自过来给他开门,爱娃搭着熊燕群的手率先下车,爱娃彬彬有礼的点头致意,她满意极了。
希特勒随后下来,立正站好,下意识的整理了一下西服,抬眼看去,周围的人群瞬间禁声了,都伸着脖子在看他,除了没人举起右臂以外,希特勒感觉又回到了当元首的日子。
“欢迎希特勒先生莅临蓉城环球中心的国际经贸博览会,鄙人是环球中心执行副总经理彭和亮,谨代表博览会组委会对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接下来将由我为您讲解,并回答关于博览会的一切问题。”
一个身着灰色西服,十分精神的中年人紧走两步来到希特勒面前,一边说着欢迎词一边伸出了手。
“姓彭?那你与贵国副主席的关系是?”希特勒现在汉语应付日常对话问题不大,彭经理就没有拿出翻译耳机了。
“没有任何关系,只是都姓彭而已,就像贵国两个都叫汉斯的男人一样,这是一个十分普遍的姓氏,不足为奇。”
不足为奇这个成语,让希特勒愣了一下,但是并不妨碍他的智商去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外交部的官员给他开门,这个会场的总经理(虽然是副的)来迎接他,无论如何,希特勒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
得意至极的希特勒就微笑着向四周的人挥手致意,并用汉语喊道,“你们好。”
而周围至少几百人的回应有意思极了。
少部分黑色肤色的人一脸茫然,全当看隔壁狗打架的表情。
周围大部分高鼻蓝眼的白人则是一脸不屑,双手抱臂,抬头看天已经是最有礼貌的表现了,个别人甚至朝地上吐着唾沫,应该是英法等国的人。
当然也有少部分兴奋的蹦起来挥舞双手,并用德语大声叫喊,“hi Hittle。”显然,这是德国人。
有意思的来了,那就是在场大多数的中国人的表现,特有的中式含蓄微笑,没有大声叫喊欢呼,但是有大声的欢迎,同时大部分人高举右手不停挥舞,希特勒看得出来,中国人是真心欢迎他的。
至于那些吐口水的,希特勒早就学会视而不见了。
中德两国保镖自动分为内外两层护着希特勒快速进入环球中心正门,彭经理陪在希特勒一边,爱娃在另外一边。
进入正门,视野宽阔起来,身边的人流量也一下子少了,希特勒不由自主的驻足观望打量这座亚洲最大的单体建筑。
嘴里却小声的用仅有身边人能听见的声音问道,“彭经理,我看贵国人民是真心的欢迎我的到来,你能告诉我是为了什么吗?我不信外交部的官僚化回答。”
彭经理接到过指示,访问过程中,希特勒的问题尽可真实回答,反正他一个物业经理也不知道什么国家机密。
“希特勒先生,我也是普通人民的一员,基于我国传统的朴素历史是非观念,我们真正最讨厌的国家是美国,英国,或者可以加上法国,还有,我们都非常厌恶犹太人,称为鱿鱼,所以对于专门与他们作对的元首你,怀有一种简单而朴素的好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此外就是在历史上,德国虽然彻底失败了,但是德军的辉煌战绩,以及德军几乎诞生了所有现代武器的原型,这些都为我国人民所津津乐道,所以我国人民自然对你是欢迎的。”
这个回答,朴素而不夸大,更无谄媚之情,希特勒非常满意,特别是彭经理用了一个词叫朴素的历史是非观。
说明什么?说明中国人民在内心里是认同老牌帝国主义和犹太资本家的罪恶的,朴素是非观,多么好的词汇,表达人民的心声,回去后要加进我的回忆录里。
希特勒脚步轻快的向场馆里面走去,抬头看看两边直上三楼的高大自动扶梯,马上惊讶的赞美起来,路过中国小孩的身边,他还轻轻的拍拍孩子头部,以示亲昵。
越过长长的自动扶梯后继续往前走,希特勒看到一片森林,哎,怎么就出来了,不对,头顶还有屋顶呢,这是什么所在?
彭经理解释说前面是天堂岛水上乐园,足有八万平米,十三条水道,还有模拟海洋造浪区,温泉区,游乐区等等。
这个游乐场刚建成时,确实有过一阵红火,但是穿越以后就多年未曾开放,前年才花费十个月时间重新修整,并限时对外开放,这次会来很多的老外,当然要开放一下,挣老外的钱不是。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一点就是关于蜀省现代化产业的恢复问题。
就拿这个游乐园来说,十年过去了,长时间不使用,一些滑道,风扇,螺旋桨啥的倒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大量的控制系统,面临硬件更新,软件重塑的问题,就是放手给这个时空的美德,他们都无法修复重新使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