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爆发
2025年1月25日,腊月二十六,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岛西南、皇帝海山北部海域,中俄海上联合巡航编队,防空领舰104号“无锡”舰。
作战指挥中心亮着红色的灯光,舰长、副舰长与政委站在雷达操作员身后,盯着操作台上的三块屏幕。
很快,左侧屏幕的信息刷新。
信息来自工作在VHF频段的远程警戒雷达,因为采用了固定阵面,两部天线安装在机库两侧,所以搜索范围限于战舰两侧各一百五十度的区域,在战舰首尾方向各有三十度的探测盲区。
这部雷达能够发现隐身飞机,只是无法获得精确的方位数据,仅能起到预警的作用。
屏幕上什么都没有!
“少尉,你确定没有看走眼?”
“肯定没有!”在副舰长质问后,操作雷达的少尉军官立即做了回答,还同时调出了储存的数据。“这是346B在同一时间截获的信号,注意这个反射源,只有负三十分贝,被系统当成干扰信号过滤掉了。可是出现的时间跟VHF发现可疑目标的时间完全吻合,这绝对不是干扰信号。”
在少尉军官说完后,副舰长朝舰长与政委看了过去。
“这个信号再一次出现,你能抓住吗?”舰长对少尉军官问道。
“这需要关闭后端处理程序,避免信号被屏蔽过滤。”注意到三位主官流露出来的为难神色,少尉军官说道:“可以重新设定后端处理信号的dB值,只让近似信号发送到前端进行人工甄别。”
“不会对雷达产生影响?”政委问了一句。
“会有一些影响,大概会让数据处理速度降低百分之二十,不过这对探测产生的影响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少尉军官思索了一番,才说道:“在理论上,这会让346B对高空目标的探测距离缩短几十千米。”
“就这么干,有发现立即报告。”舰长当机立断。
“明白!”
在朝副舰长与政委点头示意之后,舰长转身朝大门走去。
等三位主官走开,少尉军官才长出口气,擦掉额头上的汗水。
他叫白赴战,二十二岁,去年从海军工程大学毕业,“无锡”舰的第二位电子信息作战军官。第一次远航就遇上了中俄海上联合巡航,这运气在“无锡”舰的几十名军官当中也算是绝无仅有了。
中俄海上联合巡航是从2021年开始,之前四次都在夏季或秋季进行,在冬季封港之前结束。这么安排不止是在照顾俄罗斯海军,跟巡航海域也有很大关系。北太平洋的冬天风急浪高,大型战舰都没法平稳航行。今年却例外,在俄方建议把海上联合巡航提前到年初,并且派遣刚刚完成现代化改造的“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核动力巡洋舰参演之后,中国海军立即做出了答复,随后就宣布出动四艘战舰参加海上联合巡航。按轮换机制,今年由俄罗斯海军担任东道主。
1月2日,北部战区海军的“无锡”舰、以及135号“达州”舰与550号“潍坊”舰从青岛出发,两日之后在黄海南部海域跟964号“骆马湖”舰会合。在完成编队演练之后,四艘战舰经过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于1月6日跟“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巡洋舰与“潘杰列耶夫海军上将”号驱逐舰在演练海域会合。经过三天的适应训练,巡航编队在旗舰“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率领下经津轻海峡进入太平洋。跟之前几次一样,日本海上自卫队出动战舰与巡逻机全程跟踪监视,“护送”巡航编队进入太平洋。在1月10日进行出航之后的第一次补给之后,巡航编队以战斗巡航速度一路向东,在1月18日凌晨到航线的最东端,美国华盛顿州的外海。
在转向的时候,旗舰“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与防空领舰“无锡”舰距离胡安•德富卡海峡的入口还不到二十海里。站在舰桥外的瞭望平台上,用手持式望远镜就能看到海峡入口处的灯塔。
两天之后,巡航编队在返航途中,进行了首次实弹对抗演练。
俄罗斯空天军的Tu-160M扮演假想敌,使用包括高超音速导弹在内的多种弹药,对巡航编队发起攻击。在得到“无锡”舰的协助之后,“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巡洋舰拦截了所有导弹。
演练非常顺利,释放的信号十分明确。
在“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用防空导弹击落来袭导弹的时候,在北美大陆东边,再次赢得大选的美国总统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国会山,参加当天举行的就职宣誓,开启为时四年的第二任期。
来美国家门口进行海上联合巡航,还在北太平洋搞实弹攻防演练,那可不是在为当选美国总统庆祝放烟花,而是在挑衅,更是在警告。俄罗斯不但有摧毁敌国的打击能力,还有足够强大的防御能力。
这也是在捅马蜂窝!
当天下午,在实弹演练结束之后几个小时,美军的P-8A巡逻机粉墨登场。在夜幕落下之后,一艘“自由”级追了上来,在超越编队之后多次近距离从编队领舰前方穿过,对编队的正常航行产生了严重威胁。在编队加快航行速度之后,那艘“自由”级才在天亮之前转向脱离接触。
此后几天,美国海军没再派战舰过来,仅出动巡逻机在远处监视。
直到昨天晚上,在编队得到俄罗斯空天军掩护之后,美军才撤走了巡逻机,编队随后解除了战斗状态。
闹剧没有结束,威胁也没有远去。
让美军收手的不是俄罗斯空天军部署在勘察加半岛的截击机,而是人力无法左右的自然力量。
在三日前的22日,北部战区海军司令部就发出“太阳黑子活动黄色警报”,让在外活动的战舰做好应对的准备工作。伴随黑子出现的耀斑会释放出强光、X射线与质子流,向外辐射电磁波,覆盖所有的电磁波谱,表现出来的特征类似于全频段干扰,到时候不但无线电通信会中断,暴露的电子设备也会受到影响,通过发射电磁波与接收反射电磁波工作的雷达也不能例外。
从23日开始,太阳耀斑产生的影响就显现了出来。
昨天下午,后方发来了“太阳黑子活动红色警报”,不但强调这是建立相关报警体系之后第一次发出红色警报,还发来了“10X7.5”。在查阅相关资料之后,白赴战才搞懂这个数据的含义。这是在建立科学的观察体系与评判标准之后,出现的爆发强度最高,面积最大的太阳耀斑。
后方在半个小时后发来消息:此次太阳耀斑爆发还伴随有最高级别的日冕物质抛射。
按照天文学家与天体物理学家的推测,在今后几日,还会出现更多的耀斑爆发,都会对地球产生影响。如果伴随有质子喷射,人造卫星与空间站肯定会受到影响,连安全都没办法保证。
逼迫美军巡逻机返航的,其实就是太阳耀斑大爆发。
白赴战在清晨六点来到作战指挥中心,换下了在夜间值岗的技术士官。
按舰长在昨晚做的安排,要充分利用此次太阳耀斑大爆发产生的干扰,掌握与锻炼在强电磁环境下的作战能力。用政委的话来说,这是难得遇到的机会,人类的科技无法通过常规手段制造出比太阳耀斑爆发更强大的电磁干扰;能在太阳耀斑爆发时保持作战能力,就能在战争中应付敌人的电磁干扰。副舰长明确提到,美军同样会抓住机会,检验在强电磁环境下的突击与打击能力,很可能会出动最新锐的隐身轰炸机,验证在实战环境下能不能突破中俄舰队的防空网。
三位主官高度重视,下面的官兵哪敢懈怠。
大约十五分钟之前,VHF低频警戒雷达截获了一个反射信号。虽然只持续了几秒钟,但是依然被白赴战发现了。在与346B雷达截获的信号进行对比之后,白赴战认定这个出现在东北方向的信号是一架隐身飞机,强度只有-30dB。他立即向副舰长汇报,后者马上叫来舰长与政委。
只要白赴战的判断准确无误,就肯定是美国空军的B-21A战略轰炸机,因为只有这种号称第六代战机的轰炸机,才有如此优秀的隐身性能。上一代隐身战机,哪怕是B-2A的信号峰值都有-20dB。
发现是第一步,只有在掌握信号特征之后,雷达才能够持续跟踪。
要是获得B-21A的雷达信号特征,白赴战肯定能荣获个人一等功,“无锡”舰都能够获得集体一等功。将来某一天,在跟美国的战争当中,中国海军的战舰就能使用“无锡”号获取的特征信号发现与跟踪美军最新锐的隐身轰炸机,在数百千米之外开火,用区域防空导弹将其击落。
不为别的,荣立个人一等功,等于少奋斗十年。
还到十分钟,那个熟悉的信号再次出现,依然在“无锡”舰的东北方向,信号强度保持在-30dB左右。
没错,肯定是美军B-21A隐身轰炸机。
只是,VHF低频警戒雷达无法提供准确的距离数据,346B雷达受到强电磁干扰也没测出距离。
“报告!”
在白赴战大声喊出来后,已经回到作战指挥中心的副舰长立即走过来。
“这是刚刚截获的,那个可疑目标……”白赴战回头看了副舰长一眼,等他回头把目光转向屏幕,顿时就瞠目结舌。
不止是他,包括副舰长在内,作战指挥中心内的官兵全都愣住了。
十几座控制台的几十面屏幕,全都是白花花的一片,安装在正面墙壁上的弧形大屏幕也一样。
肯定不是屏幕出了故障,这么多的屏幕也不可能同时出故障。
那么,就只能是遭到强电磁干扰,雷达与无线电通信设备都出了故障,附近其他战舰也受到影响。
这是太阳耀斑爆发产生的影响,还是美军进行的电磁干扰?
白赴战还没有回过神来,战斗警报就响了起来。
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无锡”舰的雷达等电子设备失灵,都应该进入战斗状态,防止遭到敌人偷袭。
————
万里之外,中国北京。
由中央办公厅发起,国家领导人全体出席的会议已经持续一整夜,讨论话题就是太阳耀斑大爆发。
连续几个小时,都是专家学者在发言。虽然说的是专业知识,还夹杂了很多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但是几位领导人都是全神贯注,还时不时打断专家的发言,提出几个直击要害的问题。
按照办公厅的要求,参会人员要等到会议结束之后才能离开。到不是为了保密,而是领导人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跟学术有关,尤其是涉及科研项目,就需要相关领域的专家做解答。
在发言的时候,参会专家都尽量长话短说。
清华大学理学院天体物理学教授,天文科研所研究员的赵镹也不例外。
过来之前,所里的领导特别叮嘱。虽然大部分领导人是工科出身,但是考虑到领导人的年龄,以及其他的客观因素,需要的不是专业学术报告。做汇报的时候要长话短说,还要使用领导人能听懂的词汇。赵镹也明白所领导的用心,用几分钟就把太阳耀斑大爆发的危害说了个透彻。
总结起来其实就一句话:这是有观察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太阳耀斑大爆发。
多用的几分钟,主要在阐述太阳耀斑大爆发的危害。
做完报告之后,赵镹还自我感觉良好。他发出的警告得到领导人高度重视,给领导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只是随后的几个小时,赵镹发现领导人除了听取科学报告,还想了解更多的东西。比如太阳耀斑大爆发将会在哪些方面对国计民生、经济建设与国防安全,乃至国际关系产生深层次影响。其他专家的发言时间都比他长,少的有十五分钟,多的有半个小时,有几个还超过了一个小时。
赵镹没有后悔,只是坐着听几个小时的“报告”确实是磋磨光阴。
不过,总有个尽头。
会议室的大门打开,最高领导人的机要秘书小跑着进来,正在发言的那名专家立即停了下来。
肯定发生了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赵镹关注机要秘书的时候,一名特勤人员走到他身边,手上拿着在参加会议之前交出去的手机。
下一章